游学不是游玩 教育应回归本质
2019/10/9 14:13:33人民网
随着国人教育需求的不断升级,暑期海外游学持续升温。据《2018中国国际游学行业发展报告》显示,2018年参与国际游学的人员或将达到105万人次。如此庞大的市场面前,游学行业却陷入了供需不对称的市场困境,游学产品良莠不齐、痛点频发,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。
伴随着国人跨出国门的脚步,海外游学日益流行。假期里寻访各国名校,在校园里拍照,跟学生取经,再上些外语课,捎上点纪念品,感觉人生得到了升华,假期也变得更高级。
应该看到,部分游学机构利用家长的焦虑、攀比心理,过分鼓吹海外游学的价值,给一般收入家庭造成了不小的负担。据统计,44%的国际游学用户家庭月收入低于一万元,然而游学费用动辄几万元。据新闻报道,杭州孙女士的儿子今年第一次参加英国的游学班,两周的费用起码要三万元,是其三个月的工资。如此高昂的费用,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么?未必。
对家长来说,增长见闻、感受异国他乡的科技文化,是送孩子参加海外游学的初衷。但是,偏偏有些机构念歪了经,游学成了游乐,孩子光顾着玩,没机会学。况且,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,也不是只有游学这条路。现当今,网络学习资源丰富,世界名校的公开课、TED不仅免费易得,而且知识系统完整,不妨一试。
出国游学热虽是最近流行,但在我国游学早已有之。“游学”二字见《史记·春申君列传》,曰“游学博闻”,盖谓其因游学所以能博闻也。最早的游学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,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,周游列国去传播他的治国思想。古人重视言传身教,而游学是最能实践言传身教思想的。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,其一言一行都能影响弟子,其弟子最终大多成才,孔子也成为了游学的典范。
新时代下,中国的游学有了些新的变化。“游学”贯穿了学习、观摩、交流和游览,介于游与学之间,同时又融合了学与游的内容。趁着暑假大好时光,老师带着十几个学生,游历祖国大好河山,去岳麓书院品味书香、去故宫博物馆感悟历史、去井冈山领会红色文化、去科技馆发散思维,都是具有历史意义、时代特色的游学体验。
那么,是海外游学值得前往,还是国内游学更有价值呢?说到底,还应追问教育的本质。明代思想家、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曾言:“大抵童子之情,乐嬉游而惮拘检,如草木之始萌芽,舒畅之则条达,摧挠之则衰痿。”他认为应结合孩子的天性进行教育,使他们顺着自己的兴趣,多加鼓励,使他们内心喜悦,那么他们自然就能不断进步。给孩子报游学班之前,不妨问问孩子想怎样度过暑假。若孩子想游学家里又有经济实力,去也无妨。如孩子趁暑假多多玩耍,那任其天性烂漫,又何尝不可?
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,或对其真实性负责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:021-60850497,dfcg@em.eastday.com